儿子十一期间自己出去游玩去了对待亲人不孝顺的说说,回来后我们闲聊时我说对待亲人不孝顺的说说,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是不值得信任及相处的人。儿子不以为然,说人不在父母身边但心里想着,和孝没关系吧。
于是我给他讲了一段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典故。
桓公用了管仲做宰相后,国力大增且很快成了中原第一个霸主,虽然桓公事事听从管仲,但对他的三个宠臣易牙,竖刁,开方却也信任,管仲多次告诉他远离这三个小人。桓公说这三个人对我太好了,他们为了我能烹子割肉和不回国看父母,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了。但最后齐桓公病重时恰恰是这几个人为了迎立新王而把他关在空屋子里活活饿死了,最后蛆虫从齐桓公的身体上爬到了屋外才被人们发现。
儿子一脸懵懂。
我说平时最亲近敬畏齐桓公的是他们,但最后杀齐桓公的也是他们,管仲早就看出来了,但不能说齐桓公昏聩却可以说他过于自负,而管仲恰恰是从他们平时的所做所为中窥见端倪,平时对连生养自己的人及自己生养的人都不放在心上,那么对别人能真的放心上吗对待亲人不孝顺的说说?除非他是有利益需求。所以中国有句老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儿子脸上的表情显然没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
我告诉他,在社会上交友你绝对不要结交对父母轻慢不敬的人,另外对无事献殷勤的人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看他对家人亲人朋友是不是都这样才可以决定他的本性。你不仅要这样评判别人,别人更会这样评判你。因为你觉得家里人不必存敬畏之心,那么就说明你认为别人为你做什么都是应该的,但你为别人又做了什么呢?这一点就是孔子说的小人,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
儿子问,读历史真的能读出这么多内容吗?是不是太过于敏感了。
我说窥一斑而见全豹,在社会上你的人脉都是通过点滴细节积累出来的,你能看出去多远的历史,就能看清楚多远的未来。我并不是时时希望你守在父母身边,用半句儒家话父母在不远游这话控制你,但让你养成从心底敬孝父母对你的人生道路只有益处没有害处。
儿子说,那还得多读点书啊对待亲人不孝顺的说说!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