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是位怎样的作家?
这部诗集1857年初版问世时,只收100首诗。1861年再版时,增为129首。以后多次重版,陆续有所增益。其中诗集一度被认为是淫秽的读物,被当时政府禁了其中的6首诗,并进行罚款。此事对波德莱尔冲击颇大。
波德莱尔除诗集《恶之花》以外,还发表了独具一格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1869年)和《人为的天堂》(1860年)。
波德莱尔是简介是什么?
第三个部分是主要是以酒这个话题围绕展开,这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之所以苦闷就是因为理想状态的生活和现在巴黎社会的现状有着明显的不同,现在的巴黎可以说并不是作者想象的那种繁华和谐的城市,反而是各种世态炎凉
关于波德莱尔的诗
黄昏的和谐
波德莱尔(法国)
陈敬容译
时辰到了,在枝头颤栗着,
每朵花吐出芬芳像香炉一样,
声音和香气在黄昏的天空回荡,
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
每朵花吐出芬芳像香炉一样,
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
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
一颗温柔的心,他憎恶大而黑的空虚,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太阳沉没在自己浓厚的血液里。
一颗温柔的心,他憎恶大而黑的空虚,
从光辉的过去采集一切的迹印!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你的记忆照耀我,像神座一样灿烂!
诗歌赏析:
《黄昏的和谐》为诗人的诗集《恶之花·忧郁和理想》中的一首情诗。诗人想用黄昏的意象来表达自己与情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里的欢乐、痛苦和圣洁的感情。
“时辰到了”,诗的开头这样说道,没有丝毫的迟疑和停顿,似乎从诗人的口中脱口而出。诗人等了好久了吗?无论如何,黄昏已经到了。诗人开始展开自己的心怀,用那美丽的意象,用那有着灵魂的事物来象征诗人的心灵或别的什么。
在这黄昏的时刻,花儿散发着芬芳,似乎在倾吐灵魂的忧郁,诗人听到了声音;小提琴在幽幽咽咽地倾诉,那音乐似诗人心灵的流淌,流淌着诗人的悲伤,又似冥和着天空,天空是美的,那种愁云惨淡的凄美。在这个黄昏,如血的太阳下沉,染红了西边的天空。在那一刻,诗人敏感的心如花一样在战栗,诗人完全沉浸在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中,为那天空的悲哀和美丽震撼了。最后,诗在“神座一样灿烂”的氛围中结束,诗人在黄昏的美丽中、在美好的回忆中获得了解脱,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首诗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是欧洲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它形象地表现了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和美学追求。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是诗人心灵的流露,是诗人的情感抒发。那花的战栗就是诗人的颤栗,那幽咽的声音就是诗人心的哭泣声,那天空的凄愁象征着诗人忧郁的心境。诗人奔走在这喧嚣的世界,体味情感的波澜,在万物中,在它们的动静中寻找诗的意象,寻找心灵的象征,摹画心灵的美。诗人的美是忧郁的,无论那花、那音乐、那天空都蒙着重重的帷幕,沉沉的。
另外,诗的诗体颇为独特。诗人放弃了惯用的“商籁体”,而采用来自马来的诗体:全诗上段的二四两句和下段的一三两句重复,韵律严格。这不仅加重了诗的意象,使情绪的表达更加浓重,而且也增强了诗的节奏,音乐感极强,一咏三叹,缠绵悱恻。其实,对音乐感的追求也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一个特点,有人就曾说过,这首诗是诗歌对音乐的胜利。
作者简介:
波德莱尔(1821—1867),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象征派诗歌的奠基人。出生于贵族家庭。6岁时父亲去世,其母改嫁给一个古板偏狭的军官。诗人青年时代靠父亲的遗产过着放浪形骸、纵情声色的生活,整日流浪于现代都市中,处处标新立异,和女演员同居,终于穷困潦倒;同时开始文学创作。1857年,他的诗集《恶之花》出版,引起轩然大波:一方面咒骂之声不绝如缕,竟至于有官方出面将之查封,判处诗人伤风败俗的罪名;另一方面许多著名作家好评如潮,一些报纸争相刊登为《恶之花》辩护的文章。诗人最终顶住了威胁和打击,继续写诗,并于4年之后出版了《恶之花》第二版,成为当时很多青年人的精神导师。尽管如此,诗人还是没有摆脱贫病交加的生活。1867年,名满天下的波德莱尔在贫病交加中死去。除了著名的《恶之花》外,诗人还有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画评《1854年的沙龙》等作品。我觉得郭宏安的翻译不错啊,他也翻译过很多别的诗人的作品
关于波德莱尔的诗
黄昏的和谐
波德莱尔(法国)
陈敬容 译
时辰到了,在枝头颤栗着,
每朵花吐出芬芳像香炉一样,
声音和香气在黄昏的天空回荡,
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
每朵花吐出芬芳像香炉一样,
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
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
一颗温柔的心,他憎恶大而黑的空虚,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太阳沉没在自己浓厚的血液里。
一颗温柔的心,他憎恶大而黑的空虚,
从光辉的过去采集一切的迹印!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你的记忆照耀我,像神座一样灿烂!
诗歌赏析:
《黄昏的和谐》为诗人的诗集《恶之花·忧郁和理想》中的一首情诗。诗人想用黄昏的意象来表达自己与情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里的欢乐、痛苦和圣洁的感情。
“时辰到了”,诗的开头这样说道,没有丝毫的迟疑和停顿,似乎从诗人的口中脱口而出。诗人等了好久了吗?无论如何,黄昏已经到了。诗人开始展开自己的心怀,用那美丽的意象,用那有着灵魂的事物来象征诗人的心灵或别的什么。
在这黄昏的时刻,花儿散发着芬芳,似乎在倾吐灵魂的忧郁,诗人听到了声音;小提琴在幽幽咽咽地倾诉,那音乐似诗人心灵的流淌,流淌着诗人的悲伤,又似冥和着天空,天空是美的,那种愁云惨淡的凄美。在这个黄昏,如血的太阳下沉,染红了西边的天空。在那一刻,诗人敏感的心如花一样在战栗,诗人完全沉浸在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中,为那天空的悲哀和美丽震撼了。最后,诗在“神座一样灿烂”的氛围中结束,诗人在黄昏的美丽中、在美好的回忆中获得了解脱,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首诗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是欧洲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它形象地表现了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和美学追求。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是诗人心灵的流露,是诗人的情感抒发。那花的战栗就是诗人的颤栗,那幽咽的声音就是诗人心的哭泣声,那天空的凄愁象征着诗人忧郁的心境。诗人奔走在这喧嚣的世界,体味情感的波澜,在万物中,在它们的动静中寻找诗的意象,寻找心灵的象征,摹画心灵的美。诗人的美是忧郁的,无论那花、那音乐、那天空都蒙着重重的帷幕,沉沉的。
另外,诗的诗体颇为独特。诗人放弃了惯用的“商籁体”,而采用来自马来的诗体:全诗上段的二四两句和下段的一三两句重复,韵律严格。这不仅加重了诗的意象,使情绪的表达更加浓重,而且也增强了诗的节奏,音乐感极强,一咏三叹,缠绵悱恻。其实,对音乐感的追求也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一个特点,有人就曾说过,这首诗是诗歌对音乐的胜利。
作者简介:
波德莱尔(1821—1867),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象征派诗歌的奠基人。出生于贵族家庭。6岁时父亲去世,其母改嫁给一个古板偏狭的军官。诗人青年时代靠父亲的遗产过着放浪形骸、纵情声色的生活,整日流浪于现代都市中,处处标新立异,和女演员同居,终于穷困潦倒;同时开始文学创作。1857年,他的诗集《恶之花》出版,引起轩然大波:一方面咒骂之声不绝如缕,竟至于有官方出面将之查封,判处诗人伤风败俗的罪名;另一方面许多著名作家好评如潮,一些报纸争相刊登为《恶之花》辩护的文章。诗人最终顶住了威胁和打击,继续写诗,并于4年之后出版了《恶之花》第二版,成为当时很多青年人的精神导师。尽管如此,诗人还是没有摆脱贫病交加的生活。1867年,名满天下的波德莱尔在贫病交加中死去。除了著名的《恶之花》外,诗人还有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画评《1854年的沙龙》等作品。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