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庄姜,春秋时齐国的公主,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她从遥远的《诗经》中向我们走来,她白皙的双手像柔软的小草,她如玉的皮肤像皎洁的月光,她细长的脖颈洁白而且丰润,她晶莹的牙齿像那葫芦的细籽,她还有丰满的前额和弯弯的细眉,她一笑起来万物都增加了光辉。
诗人把她的美通过手、肤、颈、齿、额、眉,向我们一一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虽只有寥寥数语却神形兼备呼之欲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这么简练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女子那如柔荑般纤细的手指,在中国文化的长廊中,直接描述女子容貌及身形之美的诗篇,浩瀚烟海俯手可拾,但专门形容女子手之美丽的诗词却少了许多。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指若削葱根,口若含朱丹,芊芊做细步,精妙世无双”、“攘袖见素手,皎腕约金环”,这些算是直接描写女子双手的诗句了!“红酥手,黄藤酒”,出自于陆游的《钗头凤》,一个“酥”字倒也是比较的直白,而在杜牧的《独柳》中“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用上了“纤”字,立时就生出了几分旖旎的意境。
而唐代的诗人韩翭则专作了一首《咏手》的诗来赞美女性的双手:"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背人细睰垂胭,向镜轻匀衬脸霞。怅望昔逢褰绣幔,依稀曾见托金车。后园笑向同行道,摘得蘼芜又折花。"这次韩翭对女子双手的描写,用到了“玉笋芽”这三个字,就较有新意了,后来,人们就多用玉笋、葱白、柔荑等词汇,来形容女性那纤柔修长的双手了。
虽然,古时的文人墨客对女性双手的描绘着实不多,但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对女性双手的喜爱程度,而对闺中女子之手,又总会让人在半羞半涩间,生出几分惬意的遐想。
女子的手,女人的第二张面孔面孔,是人与人交往的第一直观印象,它无法藏着也无法时时都遮掩着,它直白地袒露在他人的面前,或美或丑或胖或瘦,都一一呈现,而人的身材也如人的面孔一样,只一眼就可见之于全部,可对于女子的双手,如果她不伸出来,你倒是无法判断出,它的大小形状及肥瘦尺寸的。
中国女性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荼毒受害颇深,而在古时大户人家的女子,一般是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连生人的面都看不到,更别说看她们那纤纤的玉手了,古人还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肌肤是不能外露的,既然不能恣意展示,那么,古代女人所能够露在外面的,就只有脸这个面孔了。
手不能外露,并不代表它不重要,相反,对于古代男人来说,女人的手是他们最关注的地方,相当于现在他们对胸、腿、臀的关注度,所以,对于古时的那些美人们来说,手是她们要相当注意保养的地方,而那些手长得漂亮的美女们,她们大多都身处于深宫或高门大院之中。
而那些生活富足的小姐们,日常中是不用干活的,所以,手在保养上就有了保证,对于那些小姐们来说,她们的手平时除了做做女红,写些诗词之外,一般使用的频率不高,我想,在那些深长的大院里,她们的小手定是粉白而又细嫩的。
而在诗文中描述的那些纤纤玉手,大都出自于这些深门大院或宫廷长廊的,如果每天都处在食不裹腹的条件下,吃了上顿没下顿,哪还顾得上保养手。在《陈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位女子,叫章要儿,人长的漂亮,“少聪慧,美容仪”,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后智慧型的美女了,对于她的手,还做了特殊的介绍,《陈书》上是这样描绘的,章要儿“手长五寸,色并红白”,只一句话,美手的几个条件就全具备了,修长、白里透红、漂亮、而且健康,这就是古时对美女双手的评定。
章要儿是南北朝时,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的皇后,吴兴乌程人,本姓钮,父亲自小被一个姓章的收养,所以就改了章姓。关于章要儿的事迹,史书记载不多,但大致可以知道她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善权谋;二是尚节俭。
女人手长得漂亮的,绝不止章要儿一个,特别是在生活保养颇有保证的皇帝后宫,但章要儿这双手,却绝不止漂亮这么简单,可以说,它是既美丽又动人,所谓动人者,除令人怦然心动之外,这双手还有过惊心动魄之举,前面说过,章要儿是智慧型美女,人很聪明,“善书计”,或许正是她的这种自身素养,才赋予了她这双手新的使命,她用这双动人的手,几乎主宰了陈霸先之后的整个陈王朝的命运,决定了整个陈王朝的历史走向。
由此可见,女子的手是仅次于面孔之外第二个重要的器官。
女子的手,漫长而美丽的养护之路01 古时美指护甲神器“指甲套”既然,女子之手是那么的重要,那古时的女子们,都是如何来养护她们那纤长的嫩手呢?还记得当年那部红极一时的电视剧《甄嬛转》,剧中那些美丽的后宫妃嫔们,她们华服靓衣珠光宝气,她们身姿摇曳端庄大方,在她们的身上除了华丽的服饰和珍贵的头饰外,就是那些材料各异形状细长,装饰的金光闪闪、翠玉涟涟的“护指套”了,是这些“护指套”让女人细长的手指显得更加的纤长。
"护指套"又称"护甲套"。大家熟识“护指套”大都出现在清朝后宫电视剧里,其实“护甲套”早在明朝以前的时候就出现过了,但这一点被很多人都忽视了,只是到了清朝,那些后宫的娘娘们将“护甲套”用得比较普遍而已。
上节说过女子的手是她们的第二张面孔,所以,她们对于自己双手的护养是相当重视的,普通百姓之家可能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毕竟未来的夫婿也是普通的人家,对于双手要求也不是很高,但是,那些深门大院里的千金小姐们,她们就要讲究的多了。
大家知道指甲在平时是长的很快的,短的时候它可能是坚硬而不易折损,但是它长了以后,保存就不那么容易了,那些长长的指甲在不轻易中就会被折断,这不仅影响到整双手的美观,也不符合“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的说词,所以,就有了一系列的美甲养护措施的出现。
其实,在中国古代妇女们老早就有了蓄指及饰戴“护指套”的传统,在中国最早的“护指套”是吉林省老河深地区出土的汉代金护指,它能够覆盖住整个手指,是由薄薄的金片卷曲而成,呈螺旋状向上延伸,粗细长短可任意调节,简练而实用。
到了盛唐时期,那些上层的贵族妇女们,除了重视不同形式的发型和精心修饰的妆容外,也十分重视手指及指甲的爱护,而在当时,那些男子们对女性美丽的评判标准,要求是丰腴的身段和姣好的面孔,还有就是柔美的双手了,可见手在当时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在清朝以前,这些“指甲套”只是单纯的护甲所用,其主要的功能就是保护手指,也没有太多复杂的装饰,可到了清朝,满族的女子更喜欢留长指甲来拉长手指的长度,但在清朝“护甲套”并不是谁都能戴的,只有皇帝的妃子才能佩戴,而且它们制作的材料都很讲究,一般看到妃子手指上的护指,就可以大致看出她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不过,如果五个手指都戴的话就会很不方便,所以一般是戴在最后两个手指上,而这些材质各异装饰不同的“指甲套”,则成了她们彰显自己的地位和受宠程度的一种方式了。
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在清宫剧中,那些地位高且受宠的贵妃们都会佩戴着“护甲套”,而它们的材质一般是由金片打造而成,上面还装饰着珍珠、玉石、景泰蓝等等。据考证,清朝的慈禧更喜欢镂空嵌丝的,它看起来不仅轻巧而且很是精致。
当然,除此之外,“护指套”还有一种用处就是自保的武器,有些妃子为了自身安全会在自己的护指套上涂抹毒药,宫中虽大,但是也会遇到心居叵测之人,面临危险的时候这护指套还能救自己的性命。
所以说,古时的“护指套”是一种文化,而女人的爱美之心从古代就没有停止过。
02 现代美指护甲利器“光疗甲”对于在做工精良造价不菲“指甲套”下的纤纤素手来说,普通百姓家的女子,手就没有那么娇贵且精生细养了,她们很多是要操持家里劳作的,没有出嫁前是待嫁的姑娘,出嫁以后要孝敬夫家的公婆,养尊处优我想可能是很难做到的,以前没有自来水也没有护手霜,只有那些刺骨的中水与冰凉的湖水,而那些宽宽大大的衣物也是要人工洗涤的,那么浣洗这些衣物的手,定是粗糙而少光泽的。
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不仅是一种方式,它更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所以,宫廷有宫廷的华丽之美,而民间也有民间的朴实之爱。
作为民间普通的女子,她们没有华贵的材质做成靓丽的甲套,也不能留着细长的指甲不方便劳作,所以她们既想不影响做事,又想在指尖生出几分的美丽来,终于,聪慧的她们发现了大自然赋予给她们自然之美的种子“凤仙花”。
远在唐代,民间就有了用“凤仙花”做原料来染甲的传统,“凤仙花”因其颜色多样,且涂抹于指甲后不易洗去等优点,被女子们大量地使用并深受喜爱,她们将“凤仙花”的花瓣或者叶子捣碎,用树叶包在指甲上,几次后就能染上鲜艳的红色,非常的漂亮。元末明初的诗人杨廉夫在他的诗中,曾描写过女子美丽的指甲。"十尖尽换红鸦嘴,……数点桃花汛水流"。
于古于今,美丽的指尖绽放都被女子所重视并喜欢着,指尖的美丽虽然形状各异且历史也不尽相同,但,女子对于美的理解和行为却都是相同的。
到了现代,女子们有幸享受到了高科技新技术带给她们的便利与美丽,她们不再使用“凤仙花”来作为染指的材料了,如今有了更加好的材料和更加完善的设施,各地的美甲也流行了起来,美甲现在已经是一种装饰美化的艺术了,它被称为“甲艺艺术",它能根据客人的手形、甲形、肤质、服装的色彩和要求,对其指(趾)甲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及装饰,使指甲的外观得到全方位的改善与美化,达到爱美女士对指尖要求美丽精致持久的需求。
现代的美甲业也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才日益完善的,它们从在指甲上的简单笔绘开始,经历了指甲勾绘、指甲喷绘、贴片甲、水晶甲、到光疗树脂甲的发展过程,最终以高科技新技术的灵活运用为止,使女性对指尖上的美丽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与体会,真正地享受到了美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写在最后指尖虽小,但美丽依存,时光虽老,但爱美依存,世界有了美就有了希望,人间有了美就有了向往,让我们走进女子那小小的指尖,看那绽放着的美丽,体那人间独有的清芬!
欢迎来到傻妞的世界,喜欢她就关注她,让我们一起走在这美好的尘世间!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